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基因檢測分會主辦、北京融和醫學發展基金會承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一一Ct值在患者出院和感染者解除隔離應用中的解讀"會議在線舉行。會議邀請了行業大咖深度解讀新冠核酸檢測Ct值對于新冠防控及診療的意義。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通常采用實時熒光反轉錄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進行,主要針對新冠病毒基因組中開放讀碼框1ab(open reading frame 1ab,ORF1ab)和核殼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進行檢測,并根據Ct值對檢測結果進行判讀。
Ct值(Cycle threshold,循環閾值)——是指每個反應管內的熒光信號到達設定的檢測閾值時所經歷的循環數。研究表明,每個模板的Ct值與該模板的起始拷貝數的對數存在線性關系,起始拷貝數越多,Ct值越??;反之亦然。
2022年3月15日晚,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將此前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標準修改為"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為40,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或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
簡單地說,就是患者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的標準,從核酸檢測陰性,放寬為Ct值≥35即可。
2022年4月9日上午9:00,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基因檢測分會主辦、北京融和醫學發展基金會承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一一Ct值在患者出院和感染者解除隔離應用中的解讀"會議在線舉行。會議邀請了行業大咖深度解讀新冠核酸檢測Ct值對于新冠防控及診療的意義。
在本次會議中,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基因檢測分會會長、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教授給大家介紹了《實時熒光PCR的Ct值及與病毒載量之間的關系》。
李金明教授指出:
1)對于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而言:這個“輕型病例解除隔離管理和普通型、重型等的出院”的標準,與我們非定點醫院和非針對隔離點人員檢測的實驗室核酸檢測及結果報告無關;
2)對于我們常規篩查實驗室及大規模人群篩查實驗室,陰陽性的判定仍然依據所使用的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判斷,按照實驗室的復核流程,復核陽性,即上報。
同時,李金明教授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與大家共勉:
“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ability for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judgment should always be placed foremost,not the acquisition of special knowledge. (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該將專業知識放在首位。)
--Albert Einstein
”
● 以下為大家分享李金明教授的《實時熒光PCR的Ct值及與病毒載量之間的關系》的培訓課件,以供參考。
人點贊
人收藏
打賞
打賞金額
認可我就打賞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賞作者
認可我就打賞我~
掃描二維碼
立即打賞給Ta吧!
溫馨提示:僅支持微信支付!